俄罗斯联邦北部、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师资培养与就业问题研讨会在国家杜马民族事务委员会与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联合会议上举行。具有95年办学历史的北方民族研究院目前培养了来自28个地区的250余名学生,涵盖22个少数民族群体。
国家杜马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席弗拉基米尔·伊万诺夫指出,北方民族研究院的建立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有效保存了作为俄罗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独特文化遗产。他强调,研究院毕业生肩负着将知识与传统薪火相传的重任,同时指出国家政策领域存在专业人才缺口,呼吁加强协同培养机制。该院的工作被高度评价为维护文化遗产、促进民族和谐的重要举措。
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与北部及远东地区保持密切合作,实施了一系列提升教育质量和支持少数民族发展的项目。会议由国家杜马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叶莲娜·叶夫秋霍娃主持。跨地区教育合作部负责人叶莲娜·斯帕斯卡娅介绍,通过俄罗斯就业门户实施定向培养计划成效显著,北部地区生源的专业对口就业率达95%。监测数据显示,研究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8%,其中85%在雅库特、楚科奇等原籍地教育机构任职。该校创新的职业指导模式,包括心理教学支持、跨地区交流活动等成功经验正在北方地区推广。
北方民族研究院院长索菲亚·乌鲁恩阐述了特色招生与培养机制,强调学校在完成教育部下达的教材编写、濒危语言保护等国家任务方面的重要贡献。目前在校的156名少数民族学生系统学习着20余种民族语言及传统文化课程,包括涅涅茨语、楚科奇语、鄂温克语等,并参与民族舞蹈、手工艺等实践教学。课外活动涵盖民俗剧院、文化节等项目,与多家博物馆和文化中心保持深度合作。
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地理系副教授拉丽莎·扎里娜展示了"西北地理图书馆"创新项目,该项目正在编撰的《北极地区专业地图集》运用现代数据可视化技术,系统呈现北方特有景观资源。这项与顶尖科研机构合作的项目不仅促进学生对家乡的认知,还为考虑地区特色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搭建起学术研究与基础教育的重要桥梁。